国资动态

2021年上半年央企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图文实录

作者:
时间:2021-07-16

邢慧娜(刘健 摄)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邢慧娜: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邀请到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2021年上半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回答媒体关心的问题。

首先,有请彭华岗先生作情况介绍。

2021-07-16 14:59:32

彭华岗(徐想 摄)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

谢谢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下午好!感谢大家的关注,首先我要感谢大家多年来对国资央企工作的关心、帮助、支持。按照惯例,我先简要介绍有关情况,然后回答大家的问题。

今年上半年,是迎接党的百年华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抢抓生产需求持续恢复的有利时机,优化调整生产经营节奏,加快打造提质增效升级版,上半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快中提质,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发展韧劲持续显现。

上半年,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净利润10232.1亿元,首次突破半年万亿大关,同比增长133.3%,比2019年同比增长45.4%,两年平均增长20.6%。6月当月中央企业实现净利润2446.2亿元,比2019年6月增长54.3%,累计净利润和月度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上半年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7.1万亿元,同比增长28.2%,比2019年同期增长18.2%,两年平均增长8.7%。6月当月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6万亿元,比2019年6月增长23.3%。

上半年,中央电网企业售电量3.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比2019年同期增长16.9%;6月当月发电量同比增长9.4%,连续15个月正增长。石油石化企业原油产量1.6亿吨,同比下降0.1%,降幅比1-5月收窄1个百分点;成品油销量1.6亿吨,同比增长8.8%。煤炭企业原煤累计产量5亿吨,同比增长5.4%;商品煤累计销量6.6亿吨,同比增长16%。钢铁企业钢材累计产量9037.6万吨,同比增长18.3%。航空运输企业运输总周转量293.1亿吨公里,同比增长38.8%,月度运输总周转量已经连续5个月保持正增长。

上半年,国资央企始终心系“国之大者”,在服务和支撑国家重大战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部署,助力乡村振兴、新冠疫苗生产保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方面都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时,一批超级工程震撼亮相,中国三峡集团的乌东德水电站全部机组、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中国海油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正式投运,中国五矿、中交集团等承建的北京冬奥会场馆圆满竣工。一批重大专项捷报频传,“天问一号”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神舟”“天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自主第三代核电机组“华龙一号”投入商业运行。重大工程项目密集投产运营,大庆之年有力展现了中国力量,极大振奋了人心士气。

前几天,国资委党委刚刚举办了中央企业负责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研讨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同时对下半年工作也进行了专门部署。下一步,国资委将以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自觉把国资央企工作纳入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统筹考虑和谋划,苦干实干、积极进取,抓首要、强根本,进一步抓好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抓基础、谋长远,扎实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抓紧要、善攻坚,坚决落实改革创新重点任务;抓安全、防风险,切实筑牢安全发展的基石;抓保障、扬优势,全面提升企业党的建设工作质量,确保实现各项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为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下面,我愿意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谢谢。

2021-07-16 15:12:10

邢慧娜:

谢谢彭秘书长的情况介绍。现在大家可以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

2021-07-16 15:12:34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提问(焦非 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从主要数据上看,今年上半年中央企业的经营数据业绩表现得是非常良好,主要原因是什么?另外上半年中央企业有哪些新的特点?谢谢。

2021-07-16 15:18:54

彭华岗:

谢谢你的提问。上半年,正如我刚才讲到的,中央企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发展韧劲持续显现,保持稳中向好、快中提质的发展态势,各项经营指标是抢眼、亮眼,这是今年上半年最大的特点。

一是收入利润快速增长。上半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实现17.1万亿元,同比增长28.2%,两年平均增长是8.7%,超九成企业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实现利润总额是1.31万亿,同比增长116.7%,两年平均增长17.9%。开始我也通报了,实现净利润10232.1亿元,半年首次超万亿元。我们过去说,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其实从经济运行的规律上看,一般来说时间过半,任务还是要稍微欠一点,因为下半年会更进一步发力,这次绝对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而且首次超万亿,两年平均20.6%,应该说绝大多数行业的净利润都大幅度增长。

二是运行质量持续提升。上半年中央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是7.6%,同比提升了3.1个百分点,比2019年同期提升了1.1个百分点。年化全员劳动生产率是68.5万元每人,同比增长30.5%。上半年,中央企业的经营现金流超过1万亿,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同比增长139.6%。在业绩大幅增长的同时,各个企业坚持过紧日子、抓管理、控成本,财务费用同比下降6.4%。6月末,中央企业整体资产负债率是64.9%,同比下降了1个百分点。

三是发展动力更加强劲。上半年,中央企业研发经费投入3210亿元,同比增长37.4%,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同比提高了0.12个百分点。其中,中央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同比提高了0.14个百分点。上半年,中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提升,累计完成投资1.1万亿元,同比增长10.5%,两年平均增速是8.7%。科研投入和投资的增长都使我们的发展动力更加强劲。

应该说,中央企业的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快增提质,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的科学指引。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以强烈的历史担当、谋划部署开局之年经济工作,推动我国经济恢复和疫情防控继续走在全球前列,为中央企业做好经营发展工作提供了根本动力,也坚定了信心和决心。

上半年,中央企业能够取得优异的经营业绩,得益于我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领先优势的进一步巩固,企业发展外部环境总体较好。同时,也是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周密谋划,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结果。国资央企早谋划、早行动,坚持“两利四率”目标引领,落实“两高三增一稳”的要求,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各企业抢抓有利时机,努力拓市增收、挖潜增效,广大干部职工攻坚克难、拼搏奉献,扎实推动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新的成效,应该说是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答卷。谢谢。

2021-07-16 15:19:08

澎湃新闻记者提问(刘健 摄)

澎湃新闻记者:

今年以来,有两组四家中央企业完成了合并重组,十八大以来已有二十组三十八家企业重组,请问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的合并重组有哪些考虑?下一步还将如何推动中央企业优化布局结构?谢谢。

2021-07-16 15:26:02

彭华岗:

谢谢你的提问。推进中央企业的重组整合,应该说是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举措,对于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大家都很关心。

今年上半年,国资委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会同相关部门稳步推进中央企业的重组整合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刚才你也关注到,像两化重组整合。实际上,除了这种整合,还有专业化的整合。比如中国星网集团的组建成立,成为首家总部注册雄安的中央企业,中国中化挂牌成立,两化的农业种业板块整合现在已经完成。重组以后,业务板块要进一步整合。化工等其他领域的资源协同也在有序推进。另外,中国电科重组中国普天也已经顺利完成,目前正在推进战略规划、公司治理、管理制度、业务布局、党建等方面的全面对接,为后续深入融合打下了很好基础。另外,国家管网资源整合也在深入推进,昆仑能源的管道也实现了交割,标志着主干油气管网资产整合全面完成,全国一张网基本形成。我所介绍这些,也是你所关心的,上半年这方面力度很大,做了大量工作。

下一步,国资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关于新时代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意见,这个意见的部署,坚持市场化的原则,依法合规,积极稳妥地指导中央企业做好重组工作。有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战略性重组方面,聚焦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制造强国等国家战略,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按照“成熟一户、推进一户”的原则,稳步推进钢铁、输配电装备制造等行业的中央企业重组整合,并在相关领域积极培育适时组建新的中央企业集团。前几年的重组基本上是两家或者三家的重组,这几年因为专业化的重组,往往会派生出新的央企。

二是在专业化整合方面,以业务做强做精为目标,以优势企业为主体,通过无偿划转、有偿收购、股份制合作等方式,大力推进专业化的整合,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切实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三是在推动整合、融合方面,要督促新组建、新划入、新重组的中央企业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内部资源的整合力度,深挖协同效益,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尽快实现改革的预期目标。谢谢。

2021-07-16 15:26:25

新华社中经社记者提问(刘健 摄)

新华社中经社记者:

国资委今年提出了中央企业的经营目标,就是要推动央企净利润和利润总额增速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速,营业收入利润率、研发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要有明显提高,同时要保持资产负债率的稳健可控。请问下半年,央企为实现这些目标将会有哪些重点安排?谢谢。

2021-07-16 15:31:33

彭华岗:

谢谢你的提问。大家也注意到,我一开始介绍情况的时候,讲到一个概念,叫“两利四率”,你刚才提问的过程中,基本上把这“两利四率”说了,这也是我们这几年中央企业立足于高质量发展提出的一个新的目标体系。这“两利四率”目标提出以后,实际上是对我们中央企业的经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你刚才讲的这些要求都是我们今年年初既定的目标。为了更好地推进这个目标的落实,我们也在部署各方面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目标引领,推动中央企业的经营业绩持续提升。聚焦我们年初既定的目标任务,综合运用预算引领、考核激励等多种方式,推动“两利四率”的“两高三增一稳”来保障中央企业和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两高三增一稳”是什么呢?“两高”是净利润和利润总额增速要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速。“三增”是营业收入利润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和全员劳动生产率要明显增长。“一稳”就是我们的资产负债率要保持稳健可控。

第二,狠抓提质增效,推动中央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围绕扩大内需战略支点,积极参与“两新一重”建设,抢抓高回报率、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订单项目,不断地发掘培育新增长点,加强产业链纵向合作和同行业横向协同,强化通信铁塔、油气管网、港口码头等行业的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积极稳妥有序地开展国际化经营,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开发、装备制造等领域,开展更高水平的对外合作。

第三,要加大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布局持续优化。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进一步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严格执行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大力推进“两非”“两资”的处置,即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的处置,加快低效无效资产的退出,扎实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第四,要强化改革创新,推动中央企业增活力强动力。抓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落实,确保2021年完成三年改革任务的70%以上,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能够取得更大、更多的实质性成果。深入实施中央企业攻坚工程,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

第五,防范化解风险,推动中央企业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进一步巩固降杠杆减负债成果,排查债券兑付风险,严禁逃废债,防止金融业务风险,严格控制增量,加快优化存量,防止脱实向虚,推进司库管理体系建设。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加强资金管理,防范资金风险。

从我们上半年的经营情况看,下半年这些措施落实到位,我们一定能够很好地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谢谢。

2021-07-16 15:31:46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提问(刘健 摄)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请问国资委对“十四五”时期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总体考虑和目标是什么?谢谢。

2021-07-16 15:40:17

彭华岗:

谢谢你的提问,这也是我们刚刚做完的工作。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资委进行了全面深入地研究,也在制定“十四五”规划纲要。今年主要是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同时也是落实新时期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的意见,提出构建全国国资系统的三级规划体系,不但制定中央企业的“十四五”规划纲要,同时也制定全国国资系统布局结构调整优化规划,两个规划目前已经发布。这两个规划也在于着力引导国资央企系统更加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聚焦职责使命和主责主业,大力推进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打造产业集聚、区域协调、优势互补、动能转换、机制灵活、融合发展新优势,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加快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发挥好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

在全国国资系统层面,着力推进国有资本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争取到“十四五”末,国有资本在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领域的主体作用更加突出,对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发展和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引领保障更加有力,国有企业竞争力明显提升。具体有几个方面:

一是着力优化国有资本的产业布局,引导国有资本进一步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二是着力优化国有资本的区域布局,服务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三是着力推进国有资本结构调整,推动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加强各方高效合作,深化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实现国有资本的市场化法治化的进退流动。

在中央企业层面,着力推动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到“十四五”末,要努力打造一批行业产业的龙头企业、一批科技创新的领军企业、一批“专精特新”的冠军企业、一批基础保障的骨干企业。目前,两个规划已经下发执行,接下来我们将加强规划执行,确保规划任务的落实落地。谢谢。

2021-07-16 15:40:3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刘健 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昨天《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公开发布。里头有一条,积极稳妥推进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整合重组,请问这一条意见应该怎么去理解?在引领区的国企混改和重组改革,会比现在国有企业改革措施有哪些更深层次的探索?谢谢。

2021-07-16 15:46:41

彭华岗:

谢谢你的提问。对于混合所有制改革,实际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从“1+N”体系到三年行动方案,都作出了系统的安排和部署。在国家重大战略,包括改革示范引领区的战略里面,也都会提到这一条,这只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所以要提一下。政策方面,中央早已明确,我们这几年一直在积极推进。总体来说,对于混合所有制改革,我们还是坚持“三因三宜三不”的原则,因地制宜、因业制宜、因企制宜,不搞一刀切,不搞拉郎配,不管在哪我们都是要按照这个原则来做。

首先要突出分层分类的改革。所谓分层,集团公司层面和二级、三级公司层面,要有不同的措施。对于中央企业集团公司,我们原来也明确了,现在不搞多种所有制混改,做得更多的是多元化改革。所谓分类,我们强调对于高度竞争的行业要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对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所持有的企业,也是我们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点。

总之,我们还是要一企一策地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还有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经营机制的转换,通过混改,进一步完善治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比如,职业经理人制度、市场化的薪酬分配等,其实这些措施在整个面上也是这么要求的。对于先行示范区,我们希望它能够在这方面加大力度。谢谢。

2021-07-16 15:48:31

封面新闻记者提问(刘健 摄)

封面新闻记者:

今天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两千家发电行业单位被首批纳入。请问央企在碳市场的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国资委在推动央企绿色转型方面有哪些规划?谢谢。

2021-07-16 15:55:30

彭华岗:

谢谢你的提问。碳达峰、碳中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话题,中央企业也在积极推进相关方面的工作。碳市场方面,从中央企业角度来说,主要还是要稳步推进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推动企业建立完善碳资产管理体系,要积极参与全国的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依法开展碳排放的报告和信息披露。另外,我们也支持企业发展综合能源服务、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的节能方式,指导企业构建与碳达峰、碳中和相适应的投融资体系,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目前部分中央企业已经组建了碳资产管理的专业机构,开展了碳排放统计核算、盘查等工作,并且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能源、钢铁等重点行业中央企业也已经投资参股了北京、上海、湖北等地的碳交易机构。在整个过程当中,中央企业不管是从规则的建立、市场的建立,到参与碳交易,都是非常积极的。有些企业说,试点地区的第一批碳交易可能就是由中央企业来参与的。对于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国资委高度重视,现在也正在积极研究制定有关意见和方案,推动中央企业更好地在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当中发挥作用。

工作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稳步推进产业结构的绿色低碳转型。国资委在中央企业的“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中,强化绿色低碳发展部署,发展壮大绿色低碳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的低碳改造,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盲目建设。

二是稳步推进能源结构优化。指导中央企业严格控制化石能源的消费,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因地制宜地开发水能,加快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积极有序发展核电。包括三峡集团的乌东德、白鹤滩,这都是大水电,这些清洁能源的开发建设,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统筹推动氢能的“制运储用”全链条发展。现在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央企业已经在制定包括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等全产业链的布局,也取得了一批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的成果。

三是稳步推进能源资源高效集约利用,推动中央企业持续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强化节能管理和目标责任考核,大力实施节能低碳技术改造,加强能效对标达标,持续推进煤炭绿色利用。中央企业单位产值的能耗现在也在持续下降。

四是稳步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我们组织中央企业加强低碳零碳负碳的科技攻关,引领带动绿色低碳技术的突破。在央企的一些项目当中,我们也在布局风电、核电、氢能、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低碳技术装备攻关任务,推进智能电网、储能、氢能、碳捕集等技术研发应用,这方面的工作都在加大力度。

下一步,国资委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组织好中央企业全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在压减落后产能,推进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研发应用等方面加大力度,发挥好中央企业的重要作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更好地贡献力量。

2021-07-16 15:55:49

第一财经记者提问(刘健 摄)

第一财经记者:

今年6月末,中央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64.9%,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请问接下来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面,国资委有哪些考虑?尤其在防范国企债券违约风险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举措?谢谢。

2021-07-16 16:00:34

彭华岗:

谢谢你的提问。应该说防范化解风险的问题,是国资委和中央企业非常重视的问题,这几年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下了不少功夫,效果也是很好的,最直接的效果或者最明显的效果,就是6月末中央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是64.9%,同比下降了1个百分点,总体上保持稳定,债务风险整体可控。近几年来,中央企业没有发生一起债券违约的事件。

下一步的工作,我们还是要继续做好中央企业的债务风险管控,主要是这么几个方面:一是要管住负债率。我们对负债率还是非常重视的,按照行业制定警戒线、管控线,然后实施分类管控,一企一策,确定负债率的年度目标并跟踪落实,保持中央企业整体负债水平稳定。二是要管住重点企业。要加强债务风险动态监测,通过债务风险量化评估体系精准地识别高风险企业,采取特别的监管措施,一企一策化解处置。三是要管住高风险业务。要严管非主业低毛利大宗商品贸易这种业务风险,严控金融衍生、融资担保、PPP等业务风险,坚决禁止开展融资性贸易业务。前几年我们一直在整治融资性贸易业务,现在是严格禁止这方面业务的开展。

在防范债券风险方面,我们也建立了一套中央企业的债券风险防范机制。一是严格债券发行的比例限制,严控高风险企业债券占带息负债比例和短期债券占债券的比例,防止出现集中兑付的风险。二是严格债券资金用途,聚焦主业实业,严禁资金空转、脱实向虚,严禁挪用资金违规套利。发债券是投向主业、实业,严禁用到别的地方去。三是加强债券风险监测,重点关注经营严重亏损、现金流紧张企业的债券违约风险,提前做好兑付资金安排。四是要建立信用保障基金,推动企业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原则,稳妥化解债券违约风险。企业在市场经营当中面临着很多风险,但是金融风险、债券风险是非常直接的风险,所以这方面工作国资委和中央企业非常重视,应该说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谢谢。

2021-07-16 16:00:55

红星新闻记者提问(刘健 摄)

红星新闻记者: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央企受到较大影响的主要集中在哪些行业?从今年上半年的运行情况来看,目前有无彻底恢复?另外央企海外投资的运行情况如何?谢谢。

2021-07-16 16:11:35

彭华岗:

谢谢你的提问。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央企受到最大冲击的行业是航空运输业。2020年,三家中央航空运输企业无一例外地受到了严重冲击,全年运输总周转量以及旅客的运输量不足正常年份的一半,亏损了将近300亿,确实受到严重打击。不光是中国,国际上的航空公司也一样,都受到了极大冲击。但是,我国很快恢复生产,经济社会恢复正常运行,这些行业也在逐步恢复。整体上来说,今年总体明显好于2020年的同期。

今年上半年,三家中央航空运输企业总周转量增长了38.8%,旅客运输量增长了63.1%,货邮运输量增长了25.2%,主要业务量已经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七成以上。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将近30%,净利润虽然处于亏损状态,但是比上年同期大幅度减亏150亿以上。

你讲到境外的发展,总体还是可控的,但是肯定会有影响。疫情以来,其实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现在我们国内疫情防控非常有力,但是境外还是很严重的。在这种情况下,疫情以来,国资委一开始就成立了境外防控指导组,24小时值班,到现在一直在坚持,不断和境外中央企业保持联络,而且对于境外项目、境外人员,制定了一系列规范的指导文件、操作文件。这是国内总结的行之有效的项目现场疫情防控措施。为了感染人员能够及时得到治疗,我们依托中央企业搞了一套远程医疗平台,统筹境内优质医疗资源,把标准化的医务室建到了境外,医务室远程医疗,直接连到国内各大医院,这样对于及时处置境外感染职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内疫情防控的要求,境外的航班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常,人员流动要符合国内疫情防控的要求,我们采取包机等形式,统筹安排企业职工人员的派出、休假轮换。截至目前,派出员工17万人次,其中包机派出2万人次,接回17万人次,包机接回1万人次。目前,中央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没有因为疫情影响停工停产,总体上还是比较不错的。谢谢。

2021-07-16 16:12:09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广记者提问(刘健 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广记者:

针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今年要完成70%以上的目标任务,我想问一下咱们上半年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推进,目前有什么样的困难?下半年还有什么工作计划?谢谢。

2021-07-16 16:23:20

彭华岗:

谢谢你的提问。三年行动应该说是我们这几年国企改革的重中之重。和前几年改革推进相比,三年行动的推进还是有它的特点。我们经常讲,要按照“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的要求,抓住“一个抓手、四个切口”,来推进三年行动。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系统化推进。我们通过印发改革工作台账,把这三年行动任务细化为337项具体举措,明确各项举措的目标要求、成果形式和时间节点。中央企业和各地方也相应制定工作台账,分别提出了11913项和3679项改革举措,实现了改革任务的细化、实化、具体化。以工作台账为抓手,层层建立军令状制度和第一责任人制度,逐级压紧压实责任,工作力度应该说前所未有。

二是穿透式地推进。过去我们推进改革,就是一级一级地部署推进,这次我们始终是在高位推动的情况下,广泛推进改革举措的清单化、改革任务的时限化,建立了“月例会、季综合、半年报、年总结”的工作推进机制,每月召开的“月例会”都是通过远程视频连线,直接到重要的二级、三级子企业,一竿子插到底,打通改革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前几年我们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有些企业是不错,层层部署推动改革。有些企业改革不知道怎么改,这次三年行动通过穿透式操作彻底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三是定量化督办。建立在线督办系统,对中央企业形成94个采集指标和26个计算指标,对地方形成79个采集指标和34个计算指标,按月汇总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并予以通报,及时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有效发挥了督办系统动态监测、数据采集、定期汇总、实时督办的作用。我们在三年行动的推进过程中,这些措施应该说还真是带有创新性,这些措施的推进也使得各层级企业对改革任务更加清晰,改革动力和压力也更大。我们在督办过程当中,如果我们觉得某一方面存在问题,会直接发督办函到公司,还要请公司董事长一定要阅。这种推进方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从目前情况看,通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不少体制机制上的难题得到了很好地解决。比如说,“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医疗教育机构,厂办大集体改革,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这些工作已经全部进入到收尾阶段,完成率达到97%、98%甚至99%以上,剥离办社会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即将得到彻底解决。

另外,在现代管理模式方面,通过改革也进一步丰富。通过牢牢抓住经理层成员的任期制契约化管理这个“牛鼻子”,深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三能”机制不断向更深更广的层面推进,国有企业的活力、效率明显提升,员工积极性、创造性也明显增强。

涌现出了大量的先进改革样板。前一段时间,在一汽开了个现场会,请改革比较好的中央企业介绍改革情况。像中国一重,大家都知道,位于齐齐哈尔,主要是做重型装备、重型机械的,习近平总书记去过两次。在改革过程当中,领导班子下了决心啃下任期制契约化的硬骨头。通过任期制契约化,主要是解决考核的刚性约束问题。如果你完不成目标收入的60%、目标利润的70%,按照契约这个经理层要自动免职。另外,全体起立重新竞聘,经过市场化的选聘,这几年撤销各级管理机构187个,压缩定员编制2355人,减负达到21%,力度很大。正是因为有这种力度,有效激发了企业的活力,促进了经济指标的全面提升。近三年,中国一重的利润年均增长131%,这确确实实是改革的成果。

再比如,中国一汽。这几年也是加大了市场化改革的力度,特别是“三能”,干部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员工能进能出,后来他们又加了“一能”,叫机构能增能减。这几年的改革,总部率先开始,分子公司跟进,一共有2.8万人参加了竞聘,所有人也是全体起立重新竞聘,有1700多人进入了人岗匹配中心。所谓人岗匹配中心就是竞聘没竞上,再进一步给你机会学习,给你重新竞聘的机会。高级经理的调整率达到了16.7%,所以力度很大,正是因为这样,大家都关注一汽。自主品牌的红旗轿车销量大幅度增长,在2017年的时候才4000多辆,到2018年有3万辆,2019年10万辆,去年达到了20万辆,今年的目标是40万辆。生产出来,也得卖得出去。正是因为改革取得了效果,带来了活力,才使得各方面技术创新、经营生产都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这些是这次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比较突出的特点,让我们看到了改革带来的成效。下一步,我们一定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按照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的要求,力保今年完成70%、明年“七一”之前基本完成改革任务,确保实现三年行动目标。谢谢。

2021-07-16 16:23:34

邢慧娜:

好,如果大家没有新的问题,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彭华岗秘书长,也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们,再见!

2021-07-16 16:23:51

【责任编辑:语谦】

地址:中国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云峰南街17号 邮编:110022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综合办公室:024-25852950 经营管理部:024-25872276/25851536 E-mail:srif@chinasrif.com 

辽ICP备05018365号 辽公网安备 21010602000075号

主要从事铸件方面的研究,开发,技术推广及产品生产加工.  技术支持:北京信诺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