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全国铸造学会铸钢及熔炼技术委员会2013年度工作总结

作者:
时间:2014-03-12

        2013年铸钢及熔炼技术委员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紧密团结和依靠各位委员、会员单位和相关企业,认真贯彻落实铸造学会的文件和会议精神,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和铸造企业的科技进步,积极开展了学术交流、技术咨询、科技攻关和服务企业等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我国铸钢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一年来委员会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 
一、积极开展学术合作与交流 
   1. 2013年在洛阳成功举办了全国第十六届铸钢及熔炼学术年会,这是我国铸钢及熔炼工程技术、学术领域的一次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会议。特别邀请了国内铸钢界的知名学者与专家10余人为大会作特邀报告,介绍他们取得的创新成果、重要研究进展和前沿技术。大会专门成立了组织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负责会议前期筹备、论文征集、编辑与评选、组织接待与会场安排等工作,为参会代表提供了全面周到的服务,保证了本次大会的顺利召开。会议到会代表130多人,参加了包括大会特邀报告、分会场发言、专题讨论等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其中,特邀报告13个,分会场发言和小组讨论交流论文15篇,涉及铸钢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型原辅材料等各个领域,评选了会议优秀论文并出版了论文集。 
   特邀报告中涉及到的新材料有“高性能热作模具钢”,“陶瓷颗粒增强钢基表层复合材料研究与开发”;新技术包括“脉冲电流凝固细晶技术”,“钢铁材料的电致强化”,“高硬韧耐磨损合金钢设计与工业应用”,“大型铸钢件铸造成型及其凝固模拟技术”,“铸钢件铸造及热处理过程微观组织转变的建模与仿真研究”等;还有一些宝贵的经验介绍如“铸钢与铸铁成分选择中的比较与借鉴”,“模拟实际工况下的高锰钢加工硬化及组织变化规律的探索”,“ 某铸钢耐磨块的制备与组织性能研究”,“世界最大铸钢件-上横梁铸造工艺技术实践”,“浅谈影响高锰钢质量的关键冶金指标”,“石灰石砂为衬砂在高质量中大型铸钢件上的应用”以及“我国的铸造标准化情况”等都使参会人员耳目一新,获益匪浅。会议围绕现代铸钢及熔炼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当前热点、前沿及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认真研讨。这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有效地扩大了技术委员会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为委员会以后的工作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我国铸钢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 与吉林省铸造协会协办了中国铸造协会汽车铸件分会承办的中国铸造行业系列会议“中国铸造协会汽车铸件分会第六届年会暨汽车轻量化铸造技术交流会”。 
   3. 参与联合主办了在哈尔滨市举行的第二十一届东北三省四市铸造年会。 
   4. 委员会委员积极参加了2013年在济南举办的中国铸造活动周。同国内铸造同行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深入的学术与技术交流。 
二、技术咨询服务及成果推广 
   对国内一些铸钢企业作了技术和市场调查,并为一些企业出谋划策,开展了技术咨询服务和成果推广工作,解决了一些铸钢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技术委员会成员积极开展铸钢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研究、推广工作。所研制的新型热作模具钢新材料,AOD钢液精炼、净化新技术以及奥氏体少锰耐磨钢节能热处理新工艺等已在国内一些企业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委员会秘书长赵宇光教授承担了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汽车关键铸钢件新材料开发项目,为解决汽车行业关键材料技术问题做了有益的尝试;河南科技大学谢敬佩教授课题组与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为我国重型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做出了贡献。 
三、问题与不足 
   1.目前,国内中小铸钢企业相对较少,且分散,多数企业产品属于小批量、多品种。同时,国内没有该方面的刊物。因此,组织具有共性问题的学术研讨与技术攻关活动较困难。 
   2.由于学会是一个民间组织,造成经费短缺、组织约束不强,开展各类学术与技术交流活动较为困难。 
解决措施:学术与技术交流活动是学会工作的生命线,为会员单位和企业服务是学会工作的立足之本。要进一步加强同国内外铸造行业的各类企业的技术联系,想企业所想,真正为企业解决一些生产中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真正让企业见到经济效益,才能赢得企业对学会的充分信任以及对学会工作的大力支持,才能把学会工作做好。 
四、2014年工作计划和打算 
1. 继续开展学术与技术的交流工作 
   为了更好的发挥产、学、研作用,拟定在2014年举办一次铸钢学术会议。坚持以学术为本,大力活跃学术气氛,积极促进铸钢行业的技术进步与创新。利用学会这一学术和技术平台,开展多种多样的学术与技术的交流活动。例如,专题研讨会、现场服务与技术攻关、组织参加国内外有关学术与技术活动、会议、展览会等。尽量多组织一些高水平、有影响力的学术活动,把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团结在技术委员会的周围,形成团队,传播最新的学术成果和科技信息,增进同行之间的了解与合作,促进青年专业人才的培育和成长,进而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与创新。 
2. 加强与企业联系,更好地为会员单位服务 
  铸钢及熔炼技术委员会的工作重点继续放在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与关键问题上。具体措施:① 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联合攻关;② 与协会建立紧密关系,共同组织学术交流与技术攻关活动。 
3. 加强产学研相结合 
   利用学会这一学术和技术平台,组织高校、研究所和企业联合攻关解决企业与行业的技术难题与关键问题。同时,组织联合申报国家级与省级科研项目,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例如,与一汽铸造有限公司共同提升汽车铸钢件性能,开发高性能铸钢件;用铸钢代替球铁制作商用车后桥,解决后桥易发生断裂的问题等。 
4. 继续开展技术咨询服务、成果推广工作 
   发挥技术委员会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搭建为行业服务的平台,大力开展科技咨询、科技服务活动,把科技咨询、科技服务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与技术改造、技术转让、技术开发相结合,与企业的技术创新、研究开发、制度创新、结构调整和发展战略相结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与地方铸协和铸造学会合作,继续面向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推广铸造耐磨钢、铸造热作模具钢、铸钢钢液净化、细晶强化等技术成果。 
5. 继续开展人才培训工作 
   利用学会这一学术和技术平台,开展工程技术人才各种方式的培训工作。 
   总之,我们有信心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的正确领导下,把铸钢及熔炼技术委员会的工作做好。

 

 

沈阳铸造研究所行业中心供稿

地址:中国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云峰南街17号 邮编:110022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综合办公室:024-25852950 经营管理部:024-25872276/25851536 E-mail:srif@chinasrif.com 

辽ICP备05018365号 辽公网安备 21010602000075号

主要从事铸件方面的研究,开发,技术推广及产品生产加工.  技术支持:北京信诺诚